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拼音
Jì mò yǎn chái fēi,cāng máng duì luò huī。
Hè cháo sōng shù biàn,rén fǎng bì mén xī。
Lǜ zhú hán xīn fěn,hóng lián luò gù yī。
Dù tóu yān huǒ qǐ,chù chù cǎi líng guī。
注释
- 缑山:今河南偃师东南(周灵王太子晋升仙处)
- 王处士:名未详的隐士(处士指未仕文人)
- 荜门:荆竹编的门(喻贫士居所)
- 新粉:竹笋表面的白色粉末
- 采菱:采集菱角(隐士经济生活)
译文
寂寞轻掩柴木门,苍茫独对夕阳辉。
鹤巢遍布松枝上,访客稀至荜蓬扉。
绿竹新笋含白粉,红莲褪落旧瓣衣。
渡口炊烟袅袅起,处处采菱人晚归。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六载(747年)夏,岑参33岁游历中原时,造访隐士居所后的即景之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色彩构图:绿竹/红莲的互补色运用
- 动静结合:”烟火起”与”采菱归”的生活气息
- 隐逸符号:”鹤巢””荜门”的典型意象
- 时间暗示:从”落晖”到”烟火”的暮色转换
- 思想内涵:
- 隐逸美学:对简朴生活的诗意升华
- 生态智慧:”鹤巢松树”的自然和谐
- 盛唐余韵:在繁华时代的静观自得
- 宗教情结:缑山蕴含的道教仙缘
评价
- 明代胡应麟《诗薮》:
“‘绿竹红莲’四字,尽得隐居住境真趣”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四十字中,具见天宝隐逸风尚”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