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出飞鸟外,青峰戴云楼。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幽。
山果红靺鞨,水禽白鹭鸶。
佛香清雨霁,天乐和风秋。
回首苍梧野,连山烟雾浮。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拼音
Sì chū fēi niǎo wài,qīng fēng dài yún lóu。
Mén luó dēng tǎ yuǎn,kū mù qǔ quán yōu。
Shān guǒ hóng mò hé,shuǐ qín bái lù sī。
Fó xiāng qīng yǔ jì,tiān lè hé fēng qiū。
Huí shǒu cāng wú yě,lián shān yān wù fú。
Fāng zhī xiàng jiào lì,zú kě zhuī míng sōu。
注释
- 嘉州凌云寺:今四川乐山大佛所在寺院
- 靺鞨:红色宝石(喻山果鲜红)
- 刳木:挖空树木引水(古代引水技术)
- 象教:佛教别称(以形象教化众生)
- 冥搜:探寻幽玄(指佛法精微)
译文
古寺高出飞鸟外,青峰托举云中楼。
攀藤登塔行途远,刳木引泉意境幽。
山果红艳如玛瑙,水禽洁白似鹭鸥。
佛香氤氲雨初霁,天乐随风入清秋。
回望苍梧原野处,连山烟霭自沉浮。
方知佛教教化力,足可探寻玄妙幽。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岑参53岁任嘉州刺史时,是其西南山水诗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间建构:”飞鸟外”的仰视视角
- 色彩对照:红果/白禽的鲜明对比
- 声香描写:”天乐””佛香”的通感运用
- 佛理转化:从景到悟的自然升华
- 思想内涵:
- 地域认知:对蜀地风物的诗意发现
- 宗教体验:”象教力”的顿悟式认知
- 中唐气象:从雄浑转向幽玄的审美
- 生态智慧:刳木取泉的环保意识
评价
-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
“‘红靺鞨’之喻,开西南风物描写新境” - 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
“十二句间,具见大历山水诗禅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