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拼音
qīng xī shēn bù cè,yǐn chù wéi gū yún。
sōng jì lù wēi yuè,qīng guāng yóu wèi jūn。
máo tíng sù huā yǐng,yào yuàn zī tái wén。
yú yì xiè shí qù,xī shān luán hè qún。
注释
- 清溪:清澈的溪水,象征隐逸之境
- 隐处:隐居之所
- 孤云:独来独往的云,喻隐士高洁
- 松际:松林之间
- 微月:新月
- 茅亭:茅草亭子
- 药院:种植草药的园子
- 苔纹:苔藓的纹路
- 谢时:辞别尘世
- 鸾鹤:仙禽,喻隐士伴侣
译文
清澈的溪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地唯有孤云相伴。
松林间透出一弯新月,清冷月光似专为你洒落。
茅亭里停驻着花影,药院中苔藓悄然生长。
我也要告别这纷扰尘世,去往西山与鸾鹤为群。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年间(约742-756),时王昌龄已遭贬谪,常建夜宿其旧居有感而发。诗中既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又寄托自己的隐逸之志,反映了盛唐文人”仕隐矛盾”的典型心态。
赏析
- 意象经营:
- 自然意象:清溪、孤云、松月构成隐逸空间
- 时间意象:微月、花影、苔纹暗示时光流逝
- 人文意象:茅亭、药院点明隐士生活
- 艺术特色:
- 空间递进:由远(溪云)及近(亭院)
- 光影运用:”露微月”与”宿花影”形成明暗对照
- 拟人手法:”清光犹为君”赋予自然以人情
- 情感表达:
- 前六句客观描写中暗含追思
- 末二句主观抒情突显隐逸之志
- “犹为君”三字尽显物是人非之慨
评价
- 殷璠《河岳英灵集》评:”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其旨远,其兴僻。”
- 陆时雍《唐诗镜》称:”‘清光犹为君’五字,孤迥在目。”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开创了”以隐逸怀念贬谪友人”的新题材。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