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晚霁

常建

湖广舟自轻,江天欲澄霁。
是时清楚望,气色犹霾曀。
踟蹰金霞白,波上日初丽。
烟虹落镜中,树木生天际。
杳杳涯欲辨,蒙蒙云复闭。
言乘星汉明,又睹寰瀛势。
微兴从此惬,悠然不知岁。
试歌沧浪清,遂觉乾坤细。
岂念客衣薄,将期永投袂。
迟回渔父间,一雁声嘹唳。

​拼音

hú guǎng zhōu zì qīng, jiāng tiān yù chéng jì.
shì shí qīng chǔ wàng, qì sè yóu mái yì.
chí chú jīn xiá bái, bō shàng rì chū lì.
yān hóng luò jìng zhōng, shù mù shēng tiān jì.
yǎo yǎo yá yù biàn, méng méng yún fù bì.
yán chéng xīng hàn míng, yòu dǔ huán yíng shì.
wēi xìng cóng cǐ qiè, yōu rán bù zhī suì.
shì gē cāng làng qīng, suì jué qián kūn xì.
qǐ niàn kè yī bó, jiāng qī yǒng tóu mèi.
chí huí yú fù jiān, yī yàn shēng liáo lì.

​注释​

  1. 湖广:湖面广阔
  2. 澄霁:雨后初晴
  3. 霾曀:雾气朦胧
  4. 踟蹰:徘徊不前
  5. 金霞:金色的晚霞
  6. 烟虹:雨后的彩虹
  7. 杳杳:深远的样子
  8. 蒙蒙:模糊不清
  9. 星汉:银河
  10. 寰瀛:广阔的水域
  11. 微兴:淡淡的兴致
  12. 沧浪:清澈的湖水
  13. 投袂:挥袖,表示决心
  14. 迟回:徘徊
  15. 嘹唳:雁鸣声

​译文​

广阔的湖面上小舟轻盈,江天之间即将雨过天晴。
此时清晰远望,天色仍带着朦胧雾气。
徘徊间金色霞光初现,波光上朝阳刚刚升起。
彩虹倒映在如镜的湖面,树木仿佛生长在天际。
遥远的岸边依稀可辨,朦胧的云雾又再闭合。
说是要乘着银河的光明,又见浩瀚水面的气势。
淡淡的兴致从此满足,悠然自得忘却岁月流逝。
试唱一曲沧浪之歌,顿觉天地如此渺小。
哪还顾念客衣单薄,只期望永远挥袖归隐。
在渔父之间徘徊,一只孤雁发出嘹亮的鸣叫。

​背景​

此诗作于盛唐时期,反映了常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湖中雨后初晴的景色变化,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愿望,展现了盛唐文人典型的隐逸情怀。

​赏析​

  1. ​​时间结构​​:
    • 全诗按时间顺序展开,从”欲澄霁”到”日初丽”,再到”云复闭”
    • 每个时段选取典型意象:晚霞、彩虹、孤雁
  2. ​​空间描写​​:
    • 由近及远:从”湖广舟”到”树木生天际”
    • 由实及虚:从实景描写到”星汉明”的想象
  3. ​​艺术特色​​:
    • 光影变化:从”霾曀”到”金霞白”再到”烟虹”
    • 声色结合:视觉的”烟虹”与听觉的”雁声”
    • 动静相生:动态的”波上日”与静态的”树木”
  4. ​​情感表达​​:
    • 前八句:展现对自然美景的沉醉
    • 后八句:抒发超然物外的隐逸之志
    • “湖广舟自轻”的描写凸显主体与自然的融合

​评价​

  1. 明代胡应麟《诗薮》评:”常建诸作,如清溪白石,自然可爱。”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烟虹落镜中’句,得王孟之逸趣。”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开创了”虚实相生”的山水诗写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