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映翠山深,余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
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
碧海莹子神,玉膏养人骨。
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
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
环回从所泛,夜静犹不歇。
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拼音
xī yìng cuì shān shēn, yú huī zài lóng kū.
piān zhōu cāng làng yì, dàn dàn huā yǐng mò.
xī fú rù tiān sè, nán wàng duì yún què.
yīn yì méi tái fēng, chū yáng zhuó xuán fà.
quán luó liǎng yōu yìng, sōng hè jiān qīng yuè.
bì hǎi yíng zǐ shén, yù gāo yǎng rén gǔ.
hū rán wéi kū mù, wēi xìng suì rú wù.
yīng jì zhōng yǒu tiān, míng xīn wài wú wù.
huán huí cóng suǒ fàn, yè jìng yóu bù xiē.
dàn rán yì wú xiàn, shēn yǔ bō shàng yuè.
注释
- 白龙窟:传说中有白龙居住的洞窟
- 天台:浙江天台山,道教圣地
- 翠山:青翠的山峦
- 沧浪:青苍色的水波
- 澹澹:水波荡漾貌
- 云阙:云中的宫阙,指仙境
- 莓苔峰:长满苔藓的山峰
- 玄发:黑发,借指修道者
- 泉萝:泉水与藤萝
- 玉膏:道教传说中的仙药
- 如兀:如枯木般静止
- 明心:佛教语,明净的心性
- 环回:盘旋往复
- 澹然:恬淡的样子
译文
夕阳映照幽深翠山,余晖洒落白龙洞窟。
一叶扁舟随波荡漾,淡淡花影没入水中。
向西漂流融入天色,南望可见云中仙宫。
因而想起天台山峰,朝阳沐浴修道之人。
泉水藤萝相映成趣,松间鹤鸣清越悠扬。
碧海洗涤你的神魂,玉膏滋养你的仙骨。
忽然化作一棵枯木,微妙的兴致如如不动。
寂静中自有天地,明心之外别无他物。
随波漂流盘旋往复,夜深人静仍未停歇。
恬淡的心境无限宽广,身体与波上月影合一。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年间(742-756),常建游历江南时所作。诗中通过描写白龙窟泛舟的体验,表达了对天台山修道者的思念,融合了道教修行思想与山水审美情趣,展现了盛唐文人特有的宗教情怀。
赏析
- 时空结构:
- 时间:从”夕映”到”夜静”的时间推移
- 空间:由”翠山”到”云阙”的空间转换
- 意象组合:
- 自然意象:翠山、沧浪、莓苔、泉萝
- 道教意象:玉膏、玄发、枯木、云阙
- 审美意象:花影、松鹤、碧海、月波
- 艺术特色:
- 虚实相生:现实景物与道教想象交织
- 动静结合:扁舟漂流与枯木静止对照
- 哲理表达:通过景物描写体现修道境界
评价
- 明代胡应麟《诗薮》评:”常建此作,得山水清音,兼玄门妙理。”
- 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称:”‘身与波上月’五字,尽得道家三昧。”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体现了盛唐山水诗与游仙诗的完美结合。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