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兴

常建

汉上逢老翁,江口为僵尸。
白发沾黄泥,遗骸集乌鸱。
机巧自此忘,精魄今何之?
风吹钓竿折,鱼跃安能施?
白水明汀洲,菰蒲冒深陂。
唯留扁舟影,系在长江湄。
突兀枯松枝,悠扬女萝丝。
托身难凭依,生死焉相知。
遍观今时人,举世皆尔为。
将军死重围,汉卒犹争驰。
百马同一衔,万轮同一规。
名与身孰亲,君子宜固思。

拼音

hàn shàng féng lǎo wēng, jiāng kǒu wèi jiāng shī.
bái fà zhān huáng ní, yí hái jí wū chī.
jī qiǎo zì cǐ wàng, jīng pò jīn hé zhī?
fēng chuī diào gān zhé, yú yuè ān néng shī?
bái shuǐ míng tīng zhōu, gū pú mào shēn bēi.
wéi liú piān zhōu yǐng, xì zài cháng jiāng méi.
tū wù kū sōng zhī, yōu yáng nǚ luó sī.
tuō shēn nán píng yī, shēng sǐ yān xiāng zhī.
biàn guān jīn shí rén, jǔ shì jiē ěr wéi.
jiāng jūn sǐ chóng wéi, hàn zú yóu zhēng chí.
bǎi mǎ tóng yī xián, wàn lún tóng yī guī.
míng yǔ shēn shú qīn, jūn zǐ yí gù sī.

注释

  1. 汉上:汉水之滨
  2. 乌鸱:乌鸦和鹞鹰
  3. 机巧:智巧机谋
  4. 精魄:灵魂
  5. 菰蒲:茭白和香蒲
  6. 长江湄:长江岸边
  7. 女萝:松萝,寄生植物
  8. 托身:安身立命
  9. 同一衔:同戴一个马嚼子
  10. 同一规:同循一个轨迹

译文

汉水边遇见老渔翁,江口已成冰冷尸体。
白发沾满黄泥,遗骸聚集着乌鸦鹞鹰。
生前的智巧从此遗忘,灵魂如今去了何方?
风吹断了钓竿,鱼儿怎能再上钩?
清澈江水映亮沙洲,茭白香蒲覆盖深潭。
只留下小舟的影子,还系在长江岸边。
突兀的枯松枝上,飘荡着松萝丝蔓。
人生难有依靠,生死谁能预知?
看遍当世之人,全都如此奔波。
将军战死重重包围,士兵仍在冲锋陷阵。
百马同戴一嚼,万轮同循一轨。
名声与生命孰轻孰重?君子应当深思。

背景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755-763),常建目睹战乱惨状后所作。诗中通过老渔翁暴尸江边的惨象,反思战争对普通人的摧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悲悯和对功名的质疑,展现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诗歌的现实主义转向。

赏析

  1. 意象系统:
  • 死亡意象:僵尸、遗骸、枯松
  • 自然意象:白水、菰蒲、女萝
  • 战争意象:重围、汉卒、百马
  1. 结构对比:
  • 前十二句:个体生命的消亡
  • 后八句:群体命运的悲剧
  1. 艺术特色:
  • 白描手法刻画死亡
  • 以自然永恒反衬生命脆弱
  • 结尾的哲理升华

评价

  1.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评:”常建此作,得《战城南》遗响而更加沉痛。”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名与身孰亲’一问,力透纸背。”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盛唐向中唐现实主义转型的代表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