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拼音
bó zhōu huái shuǐ cì, shuāng jiàng xī liú qīng.
yè jiǔ cháo qīn àn, tiān hán yuè jìn chéng.
píng shā yī yàn sù, hòu guǎn tīng jī míng.
xiāng guó yún xiāo wài, shuí kān jī lǚ qíng.
注释
- 盱眙:今江苏盱眙县,临淮河
- 淮水:即淮河
- 候馆:驿馆,供行人住宿
- 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译文
停舟在淮河之畔,霜降时节晚潮清澈。
夜深潮水漫浸堤岸,天寒月影笼罩城郭。
平沙上大雁相依而眠,驿馆中听闻晨鸡报晓。
故乡远在云霄之外,谁能忍受这漂泊之情?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年间(742-756),常建任盱眙尉时所作。诗中通过深秋夜泊的描写,表达了宦游在外的乡愁,展现了盛唐下层官吏的生活境遇。
赏析
- 意象组合:
- 时间意象:霜降、夜久、鸡鸣
- 空间意象:淮水、平沙、候馆
- 情感意象:孤月、羁旅
- 艺术特色:
- “潮侵岸”与”月近城”的动静相映
- “平沙依雁”反衬诗人孤独
- 结句直抒胸臆
评价
- 明代钟惺《唐诗归》评:”常建宦情,十字写尽。”
- 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称:”‘天寒月近城’五字,是画家所谓’平远法’。”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