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

常建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
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沉。

拼音

qīng tái cháng mǎn lù,liú shuǐ fù rù lín。
yuǎn yǔ shì cháo gé,rì wén jī quǎn shēn。
liáo liáo qiū zhōng xiǎng,miǎo miǎo hú shàng xīn。
xiào ào zhuǎn wú yù,bù zhī chéng lù chén。

注释

  1. 燕居:闲居
  2. 市朝:朝廷和市集,指名利场
  3. 陆沉:比喻隐居
  4. 啸傲:长啸抒怀,形容旷达自在

译文

小路上长满青苔,溪水流向树林深处。
远离朝廷和市集的喧嚣,每日只闻鸡犬之声。
在寂寥的山丘中沉思,于浩渺的湖上静心。
长啸抒怀已无欲求,不知不觉已成隐士。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年间(742-756),常建隐居时所作。诗中通过隐居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反映了盛唐文人”外仕内隐”的典型心态。

赏析

  1. 意象组合:
  • 自然意象:青苔、流水、树林
  • 声音意象:鸡犬声、啸傲
  • 空间意象:市朝、丘中、湖上
  1. 艺术特色:
  • “常满”与”复入”的呼应
  • “寥寥”与”渺渺”的双声叠韵
  • “不知”的浑然天成
  1. 思想境界:
  • 远离尘嚣的决绝
  • 物我两忘的禅意
  • 无欲无求的超脱

评价

  1. 明代钟惺《唐诗归》评:”常建隐逸诗,最得陶公神韵。”
  2. 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称:”‘不知成陆沉’五字,是隐者真境界。”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