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二首·其二

常建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路傍。

拼音

yì yì mò shàng sāng,nán zhī jiāo běi táng。
měi rén jīn tī chū,sù shǒu zì tí kuāng。
fēi dàn wèi cán jī,yíng yíng jiāo lù bàng。

注释

  1. 翳翳:枝叶茂密荫蔽貌
  2. 陌上桑:化用汉乐府《陌上桑》意境
  3. 金梯:华美的台阶
  4. 素手:洁白的手
  5. 盈盈:仪态美好貌

译文

田间小路的桑树郁郁葱葱,南边的枝条伸向北边厅堂。
美人从华美的台阶走出,纤纤素手自提竹筐。
不单是担心蚕儿饥饿,更显娇媚地伫立路旁。

背景

此诗与前首同为开元年间(713-741)所作,常建通过采桑女的形象塑造,继承了汉乐府传统,展现了盛唐时期对劳动女性的诗意观照。

赏析

  1. 意象传承:
  • 对《陌上桑》罗敷形象的创新
  • “素手提筐”的劳动美
  • “娇路傍”的含蓄美
  1. 艺术特色:
  • 空间对照(陌上/北堂)
  • 双重动机(养蚕/展示美)
  • 白描手法运用
  1. 审美特征:
  • 劳动与美的统一
  • 质朴与华美的结合
  • 继承与创新的平衡

评价

  1. 明代钟惺《唐诗归》评:”常建此作,得汉魏乐府神髓。”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非但’二字,最得风人微婉之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