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拼音

tà gé pān lín hèn bù tóng,
chǔ yún cāng hǎi sī wú qióng。
shù jiā zhēn chǔ qiū shān xià,
yī jùn jīng zhēn hán yǔ zhōng。

注释

  1. 王卿:诗人好友,名不详
  2. 恨不同:遗憾不能同游
  3. 楚云沧海:楚地之云与东海之浪,喻距离遥远
  4. 砧杵:捣衣石与棒槌,代指秋日捣衣声
  5. 荆榛:荆棘灌木,喻荒凉景象

译文

我登楼阁你攀山林,遗憾不能同游,楚地浮云东海碧波,勾起无限离愁。
几户人家的捣衣声回荡秋山之下,整座城池的荆棘丛笼罩寒雨之中。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韦应物任江州刺史期间。诗人登楼远眺,怀念远方的友人王卿,同时描绘战乱后江州的萧条景象,是其山水寄怀诗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对仗(踏阁/攀林,楚云/沧海)
  • 视听交织(砧杵声/荆榛景)
  • “恨”与”思”的情感递进
  1. 意象经营:
  • “砧杵秋山”的典型秋声
  • “荆榛寒雨”的乱后景象
  • “楚云沧海”的辽远空间
  1. 情感表达:
  • 前两句抒思念之深
  • 后两句写现实之痛
  • 家国之忧与友朋之思交融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二十八字写尽乱离”
  2. 明代胡震亨:”韦苏州寄怀诗,此当为第一”
  3. 《唐诗别裁》:”结句寒雨荆榛,盛唐所无”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