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夜已寂,暗鸟动林间。
不见城郭事,沉沉唯四山。
拼音
nán lóu yè yǐ jì,àn niǎo dòng lín jiān。
bù jiàn chéng guō shì,chén chén wéi sì shān。
注释
- 南楼:具体所指不详,可能为诗人贬谪朗州时的居所
- 暗鸟:夜色中的飞鸟
- 城郭事:城中的喧嚣事务
- 沉沉:深沉寂静貌
- 四山:四周的山峦
译文
南楼夜色已归于寂静,偶有飞鸟暗影掠过林间。
望不见城中喧嚣世事,唯有四周山影沉沉无边。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刘禹锡贬谪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期间。诗人通过描写谪居之夜的静寂景象,抒发政治失意后的孤寂情怀,是其贬谪诗风的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以动衬静(”暗鸟动”强化夜的寂静)
- 视野收束(由楼→林→城→山的空间转换)
- “沉沉”的双声叠韵效果
- 情感表达:
- “已寂”的孤寂感
- “不见”的疏离感
- “唯四山”的压抑感
- 语言特点:
- 白描手法不加雕饰
- 二十字营造完整意境
- “唯”字的强调作用
评价
- 宋代黄彻:”二十字写尽谪况”
- 明代钟惺:”‘沉沉’二字,是夜山神理”
- 《唐诗归》:”结句如墨晕化纸”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