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从何处去,暗从何处来。
但觉年年老,半是此中催。
拼音
míng cóng hé chù qù,
àn cóng hé chù lái。
dàn jué nián nián lǎo,
bàn shì cǐ zhōng cuī。
注释
- 明:光明/白昼
- 暗:黑暗/夜晚
- 此中:指昼夜交替的过程中
- 催:催迫(衰老)
译文
光明从何处消逝?黑暗自何方来临?
只感觉年岁渐老,一半是因这时光催迫。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韦应物晚年隐居期间。诗人通过观察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思考时间与生命的关系,是其晚年哲理小诗的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宇宙视角的设问
- “明-暗”的辩证关系
- “半”字的精确表达
- 思想内涵:
- 对时间本质的追问
- 生命有限性的认知
- 自然规律与人生的关联
- 语言特点:
- 纯用白描不加修饰
- 二十字中的完整哲学思考
- 平淡中见深致的表达
评价
- 宋代朱熹:”二十字说尽《周易》消息之理”
- 明代钟惺:”唐人玄理诗,此最简妙”
- 《唐诗镜》:”结句’半’字,有无穷意味”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