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褒子秋斋独宿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拼音

shān yuè jiǎo rú zhú,
shuāng fēng shí dòng zhú。
yè bàn niǎo jīng qī,
chuāng jiān rén dú sù。

注释

  1. 褒子:友人名,生平不详
  2. 秋斋:秋日的书斋
  3. 皎如烛:明亮如烛火
  4. 霜风:带霜的寒风
  5. 惊栖:惊动栖息的鸟

译文

山间明月皎洁如烛,带霜的寒风不时摇动竹枝。
夜半时分惊起栖鸟,窗间唯我一人独宿。

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秋,韦应物任江州刺史期间。诗人与友人褒子秋斋同宿,通过夜半景物的白描,抒写文人孤寂情怀,是其”秋宿”题材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视听结合(视觉”月”+听觉”风动竹”)
  • 以动衬静(鸟惊强化独宿的静寂)
  • “窗间人”的镜头式聚焦
  1. 情感表达:
  • “皎如烛”的孤照感
  • “时动竹”的萧瑟感
  • 独宿的文人况味
  1. 语言特点:
  • “如烛”的精准比喻
  • 二十字中的完整意境
  • 简淡中见深致的韦氏风格

评价

  1. 宋代苏轼:”韦苏州秋诗,愈淡愈工”
  2. 明代胡应麟:”二十字说尽秋宿三昧”
  3. 《唐诗镜》:”结句如孤萤度窗”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