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拼音
liǎng dì jù qiū xī,xiāng wàng gòng xīng hé。
gāo wú yī yè xià,kōng zhāi guī sī duō。
fāng yòng yōu rén mò,kuàng zì bào wēi ē。
wú jiāng bié lái jìn,yán bìn yǐ cuō tuó。
注释
- 俱秋夕:同值秋夜
- 共星河:共望银河
- 人瘼:百姓疾苦
- 微痾:小病
- 无将:不要以为
- 蹉跎:虚度光阴(此处指容颜衰老)
译文
两地同值秋夜,共望银河星斗。
高梧飘落一叶,空斋归思愈多。
正为民生疾苦忧虑,何况自身抱病在身。
莫说分别时日尚短,你我容颜已然衰老。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秋,韦应物任江州刺史期间。诗人于秋夜思念分散各地的兄弟,结合自身病况与民生忧虑,抒写中年士人的家国情怀,是其”秋思”诗的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对照(两地/共望,一叶/多思)
- 情景交融(梧叶→归思,微痾→蹉跎)
- “共星河”的宇宙视角
- 思想内涵:
- 兄弟离散的思念
- 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 对生命流逝的敏感
- 语言特点:
- “一叶下”的典型秋意
- “忧人瘼”的士人担当
- 四十字中的完整情感层次
评价
- 宋代黄彻:”韦苏州家国诗,此最沉至”
- 明代胡震亨:”‘共星河’三字,唐人秋思绝唱”
- 《唐诗镜》:”结句’蹉跎’二字,说尽中年”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