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拼音

qī qī qù qīn ài,fàn fàn rù yān wù。
guī zhào luò yáng rén,cán zhōng guǎng líng shù。
jīn zhāo cǐ wéi bié,hé chù huán xiāng yù?
shì shì bō shàng zhōu,yán huí ān dé zhù!

注释

  1. 扬子:扬子津(今扬州南长江渡口)
  2. 元大:名不详,校书郎官职
  3. 归棹:归去的船只
  4. 广陵:今江苏扬州
  5. 沿洄:顺流与逆流

译文

凄然告别亲爱的友人,小舟泛入茫茫烟雾。
你乘归舟返洛阳,我听残钟望广陵树。
今日在此分别,何时何地再相逢?
世事如波涛中的小舟,顺逆流转岂能由人!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九年(774年),韦应物自扬州赴洛阳任职途中。诗人于长江渡口与友人元大分别,抒写宦游漂泊的身世之感,是其早期行旅诗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对照(洛阳/广陵)
  • 意象经营(残钟/烟树)
  • “波上舟”的人生隐喻
  1. 思想内涵:
  • 对友情的珍视
  • 宦游身不由己的感慨
  • 对人生无常的体悟
  1. 语言特点:
  • “凄凄””泛泛”的叠词运用
  • 反问句式强化情感
  • 四十字中的完整人生感悟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韦苏州早年诗,已见老成”
  2. 明代钟惺:”结句说尽宦游况味”
  3. 《唐诗镜》:”‘波上舟’三字,唐人妙喻”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