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

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拼音

guì jiàn suī yì děng,chū mén jiē yǒu yíng。
dú wú wài wù qiān,suì cǐ yōu jū qíng。
wēi yǔ yè lái guò,bù zhī chūn cǎo shēng。
qīng shān hū yǐ shǔ,niǎo què rào shě míng。
shí yǔ dào rén ǒu,huò suí qiáo zhě xíng。
zì dāng ān jiǎn liè,shuí wèi bó shì róng。

注释

  1. 有营:有所营求
  2. 外物:世俗名利
  3. 蹇劣:愚钝(自谦之词)
  4. 薄世荣:轻视世俗荣华
  5. 道人:修道之人

译文

无论身份贵贱高低,只要踏出家门,人人都有奔忙之事。
唯独我没有外物牵绊,才能享受这般隐居的闲情。
昨夜微雨悄悄来过,不知不觉间,春草已悄然萌生。
青山忽然迎来晨光,鸟雀绕着屋檐欢快啼鸣。
偶尔与修道之人相遇闲谈,有时跟随樵夫漫步山径。
我自知天性笨拙不善钻营,但谁说这就是看轻世俗的功名?

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韦应物罢官闲居永定寺期间。诗人通过描写幽居生活的自然情趣,表达对世俗的超脱,是其”吏隐”诗风的巅峰之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对比结构(世人/自我)
  • 时间流动(夜雨→晨光)
  • “不知”的忘机境界
  1. 思想内涵:
  • 对世俗羁绊的超脱
  • 与自然的冥合
  • 安贫乐道的精神
  1. 语言特点:
  • “忽已曙”的顿悟感
  • “绕舍鸣”的生机感
  • 六十字中的完整人生境界

评价

  1. 宋代苏轼:”韦苏州诗至《幽居》,可谓达道”
  2. 明代胡应麟:”唐人隐逸诗,此当为绝唱”
  3. 《唐诗别裁》:”结句见士人本怀”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