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拼音
chuān míng qì yǐ biàn,yán hán yún shàng yōng。
nán tíng cǎo xīn lǜ,chūn táng quán mài dòng。
jǐng xù tīng qín xiǎng,yǔ yú kàn liǔ zhòng。
xiāo yáo chí guǎn huá,yì kuì zhuān chéng chǒng。
注释
- 南亭:滁州名胜(今安徽滁州)
- 草心:草芽
- 泉脉:地下泉水
- 柳重:雨后柳枝低垂
- 专城:指刺史官职
译文
河川澄明,天气已然转暖,山岩仍带寒意,云雾还缭绕峰峦。
南亭边的草芽泛出新绿,春日的池塘里,泉水开始潺潺流动。
阳光和煦,处处可闻鸟雀啼鸣,雨后初晴,看那柳枝更显青翠低垂。
漫步在这华美的池畔楼阁间,越发惭愧自己独占一城的恩宠。
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期间。诗人通过描写南亭春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为官的自省,是其”吏隐”诗风的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视听结合(禽响/柳重)
- 动静相生(泉动/云拥)
- “益愧”的自我反思
- 思想内涵:
- 对自然生机的喜悦
- 仕宦与隐逸的矛盾
- 士大夫的责任意识
- 语言特点:
- “草心绿”的细腻观察
- “泉脉动”的精准描写
- 三十二字中的完整意境
评价
- 宋代苏轼:”韦苏州春游诗,此最得中和之美”
- 明代胡应麟:”‘泉脉动’三字,说尽春机”
- 《唐诗镜》:”结句见仁者之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