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裴处士

韦应物

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拼音

yí mín ài jīng shè,chéng dú rù qīng shān。
lái shǔ gāo yáng lǐ,bù yù bái yī huán。
lǐ xián fāng huà sú,wén fēng zì kuǎn guān。
kuàng zǐ yì qún shì,qī xī péng hāo jiān。

注释

  1. 裴处士:名不详的隐士
  2. 精舍:隐士居所
  3. 乘犊:骑牛(典出老子骑青牛)
  4. 高阳里:贤士居所(典出《后汉书》)
  5. 白衣:平民服饰(代指未仕)
  6. 款关:叩门
  7. 蓬蒿:野草(喻隐士居所)

译文

遗世之人爱幽居,骑牛悠然入青山。
来访高贤隐居处,未遇白衣空自还。
礼贤方能化风俗,闻君高风自叩关。
况君本是超群士,栖息蓬蒿野草间。

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期间。诗人通过赞誉隐士裴某的高洁品格,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其”吏隐”诗风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双典并用(乘犊/高阳)
  • 雅俗对照(礼贤/蓬蒿)
  • “款关”的动作细节
  1. 思想内涵:
  •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仕与隐的价值思考
  • 对高士风范的推崇
  1. 语言特点:
  • “入青山”的隐逸意象
  • “逸群士”的精准评价
  • 四十字中的完整意境

评价

  1. 宋代黄庭坚:”韦苏州赠隐诗,此最简远”
  2. 明代胡应麟:”‘蓬蒿间’三字,说尽隐者风味”
  3. 《唐诗镜》:”结句见吏隐相通之理”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