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拼音
zhòng xiù sǒng hán sè,jīng lú xiàng cǐ fēn。
liú xīng tòu shū mù,zǒu yuè nì xíng yún。
jué dǐng rén lái shǎo,gāo sōng hè bù qún。
yī sēng nián bā shí,shì shì wèi céng wén。
注释
- 众岫:群峰
- 精庐:佛寺精舍
- 走月:移动的月亮
- 逆行云:与云反向而行(视觉错觉)
- 不群:不与凡鸟为伍
- 世事:尘世俗务
译文
群峰耸立透着寒意,佛寺在此分隔尘寰。
流星穿过疏朗树枝,月亮逆着行云游走。
山巅人迹罕至,高松鹤影孤标。
有位八十岁老僧,从未听闻人间俗事。
背景
此诗作于贾岛早年出家为僧期间(约795-805年),记录夜宿山寺的体验,是其”清奇僻苦”诗风的典型代表。
赏析
- 艺术特色:
- 视觉创新:”走月逆行云”的天象描写
- 对比手法:流星之速与老僧之静
- 空间建构:由远及近的镜头推移
- 思想内涵:
- 对尘世疏离的禅悟
- 对永恒瞬间的捕捉
- 方外之人的精神境界
- 语言特点:
- “耸””透””逆”的动词张力
- “少””不群”的否定式表达
- 结句”未曾闻”的绝对化处理
评价
- 宋代《瀛奎律髓》:”『逆行云』三字,古今独步”
- 明代钟惺:”结语较王维『空山不见人』更绝”
- 清代纪昀:”四十字中有三昧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