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可上人

贾岛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拼音

guī fēng jì sè xīn,sòng cǐ cǎo táng rén。
zhǔ wěi tóng lí sì,qióng míng zàn bié qīn。
dú xíng tán dǐ yǐng,shù xī shù biān shēn。
zhōng yǒu yān xiá yuē,tiān tāi zuò jìn lín。

注释

  1. 无可上人:贾岛从弟,著名诗僧
  2. 圭峰:长安南郊山峰
  3. 麈尾:僧人拂尘(象征身份)
  4. 蛩鸣:蟋蟀鸣叫(点明秋日)
  5. 烟霞约:隐居之约
  6. 天台:浙江天台山(佛教圣地)

译文

雨后的圭峰晴色清新,送别这位草堂修行人。
手持拂尘一同离寺,蟋蟀声中暂别至亲。
独行时潭水映孤影,屡次在树旁歇息身形。
我们终有归隐之约,在天台山结为近邻。

背景

此诗作于大和年间(827-835年),贾岛在长安送别出家为僧的从弟无可。诗中既有亲情不舍,又有方外之约,展现诗人晚年的精神追求。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双重身份:既是送僧,又是别亲
  • 意象经营:”潭底影”与”树边身”的孤绝画面
  • 时空延展:眼前送别与未来约定的交织
  1. 思想内涵:
  • 对亲情的深刻眷恋
  • 对佛门清净的向往
  • 精神归宿的终极思考
  1. 语言特点:
  • “同””暂”的矛盾张力
  • “独””数”的数量对比
  • 结句”近邻”的温暖转合

评价

  1. 宋代《唐诗纪事》:”四十字中含无限禅机”
  2. 明代钟惺:”『潭底影』三字,千古孤绝”
  3. 清代沈德潜:”较王维『山中相送罢』更见骨肉情深”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