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
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
幽人重其德,徙植临前堂。
连拳八九树,偃蹇二三行。
枝枝自相纠,叶叶还相当。
去来双鸿鹄,栖息两鸳鸯。
荣荫诚不厚,斤斧亦勿伤。
赤心许君时,此意那可忘。
拼音
guì shù hé cāng cāng,qiū lái huā gèng fāng。
zì yán suì hán xìng,bù zhī lù yǔ shuāng。
yōu rén zhòng qí dé,xǐ zhí lín qián táng。
lián quán bā jiǔ shù,yǎn jiǎn èr sān háng。
zhī zhī zì xiāng jiū,yè yè hái xiāng dāng。
qù lái shuāng hóng hú,qī xī liǎng yuān yāng。
róng yīn chéng bù hòu,jīn fǔ yì wù shāng。
chì xīn xǔ jūn shí,cǐ yì nà kě wàng。
注释
- 岁寒性:耐寒本性(典出《论语》”岁寒松柏”)
- 幽人:隐士(诗人自指)
- 连拳:屈曲貌(形容树干盘曲)
- 偃蹇:高耸貌
- 鸿鹄:天鹅(喻高洁之士)
- 荣荫:繁茂树荫
译文
桂树多么葱郁苍翠,入秋后花香愈发芬芳。
它自诩具有耐寒本性,哪会在意寒露与严霜。
隐士珍重它的品德,将它移栽到前庭阶旁。
盘曲的八九株桂树,傲然挺立两三行。
枝干自然相互缠绕,叶片交错映衬生光。
往来的鸿鹄成双对,栖息的鸳鸯也两两。
虽然树荫不算浓密,但求斧斤不要砍伤。
当初赤诚相许之时,这番心意岂能相忘?
背景
此诗作于贞观十三年(639年),王绩在龙门隐居时移植桂树后所作。通过咏桂表达对高洁品格的坚守,是其”古意”组诗中格调最清雅的一首。
赏析
- 艺术特色:
- 双线结构:桂树生态与人文寄托的交融
- 对仗精妙:”枝枝”对”叶叶”,”鸿鹄”对”鸳鸯”
- 意象组合:植物(桂)与动物(鸿鹄、鸳鸯)的生态画面
- 思想内涵:
- 对君子德行的礼赞
-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 信义精神的郑重宣言
- 语言特点:
- “苍苍””芳”的感官描写
- “纠””当”的互动动词
- 结句”那可忘”的反诘力度
评价
- 宋代《唐诗纪事》:”四十字写尽草木精神”
- 明代杨慎:”『岁寒性』三字,直追《论语》气象”
- 清代沈德潜:”较张九龄《感遇》更见温厚”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