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

王绩

旧知山里绝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
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
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
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

拼音

jiù zhī shān lǐ jué fēn āi,dēng gāo rì mù xīn yōu zāi。
zǐ píng yī qù hé shí fǎn,zhòng shū cháng yóu suì bù lái。
yōu lán dú yè qīng qín qǔ,guì shù líng yún zhuó jiǔ bēi。
gǎo xiàng tóng kū mù,dān xīn děng sǐ huī。

注释

  1. 氛埃:尘世喧嚣(典出《庄子》)
  2. 子平:向长(东汉隐士,字子平)
  3. 仲叔:闵贡(东汉高士,字仲叔)
  4. 槁项:枯瘦的脖颈(喻隐居清苦)
  5. 丹心:赤诚之心(与”死灰”形成反讽)

译文

原以为山中能远离尘俗,登高望远至日暮,心境本应悠然。
严子平(西汉隐士)一去不返,高仲叔(东汉高士)也终未再来。
独对幽兰弹夜曲,清琴声冷;仰望桂树举浊酒,凌云志空。
我枯槁的脖颈如朽木,唯有一片丹心,寂如死灰。

背景

此诗作于贞观十六年(642年),王绩晚年隐居龙门时对仕隐矛盾的终极思考。诗中融合东汉高士典故与极致自嘲,是其”清虚”诗风的巅峰之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叠印:东汉隐士与当下处境的对话
  • 意象对冲:清琴/浊酒、丹心/死灰的强烈反差
  • 自嘲艺术:将庄子”形如槁木”推向极致
  1. 思想内涵:
  • 对绝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 仕隐两难的历史困境
  • 存在价值的终极拷问
  1. 语言特点:
  • “绝””悠”的境界动词
  • “独””凌”的孤高副词
  • 结句”等死灰”的决绝力度

评价

  1. 宋代《唐诗纪事》:”四十字说尽千古士人痛处”
  2. 明代胡震亨:”『丹心死灰』四字,抵得一部《南华经》”
  3. 清代王夫之:”较陶潜《饮酒》更见孤绝”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