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拼音
dōng gāo bó mù wàng,xǐ yǐ yù hé yī。
shù shù jiē qiū sè,shān shān wéi luò huī。
mù rén qū dú fǎn,liè mǎ dài qín guī。
xiāng gù wú xiāng shí,cháng gē huái cǎi wēi。
注释
- 东皋:诗人隐居地(今山西河津)
- 徙倚:徘徊彷徨
- 采薇:伯夷叔齐典故(喻隐居)
译文
黄昏东皋纵目望,徘徊不定欲何往。
每棵树都染秋色,每座山披满夕阳。
牧人驱赶牛犊返,猎马驮着禽鸟归。
四顾无人相熟识,长歌怀念采薇人。
背景
此诗作于贞观十七年(643年),王绩晚年隐居东皋时所作。诗中展现的田园秋景与孤独情怀,使其成为初唐最成熟的田园诗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间构建:由远及近的视觉推移
- 色彩运用:秋色与落晖的暖色调
- 动静结合:牧归猎返的田园交响
- 思想内涵:
- 对隐逸生活的体认
- 知音难觅的孤独
- 对上古高士的追慕
- 语言特点:
- “皆””唯”的全称判断
- “驱””带”的精准动词
- 结句”采薇”的典故深度
评价
- 宋代《唐诗纪事》:”五律田园诗之祖”
- 明代钟惺:”『无相识』三字,说尽隐者真境”
- 清代沈德潜:”陶谢之后,此最正宗”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