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拼音
bǎi nián cháng rǎo rǎo,wàn shì xī yōu yōu。
rì guāng suí yì luò,hé shuǐ rèn qíng liú。
lǐ yuè qiú jī dàn,shī shū fù kǒng qiū。
bù rú gāo zhěn zhěn,shí qǔ zuì xiāo chóu。
注释
- 扰扰:纷乱烦扰的样子
- 姬旦:周公旦,周朝礼乐制度创立者
- 孔丘: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
- 高枕:典出《诗经》”高枕无忧”
译文
百年人生多纷扰,万千世事总悠悠。
日光随意西山下,河水任性向东流。
礼乐反成周公桎梏,诗书却是孔子束缚。
不如高枕安闲卧,时常醉酒解烦忧。
背景
此诗作于贞观十九年(645年),王绩晚年赠予隐士友人程氏。诗中颠覆传统价值观念,表达对自然无为生活方式的推崇,是其”反礼教”思想的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对比结构:自然自由vs人文束缚
- 解构手法:颠覆圣贤形象
- 语言张力:”囚””缚”的强烈动词
- 思想内涵:
- 对礼教文明的批判
- 自然主义的生命观
- 酒中求真的处世哲学
- 语言特点:
- “扰扰””悠悠”的叠词运用
- “随意””任情”的自由副词
- 结句”醉消愁”的直白表达
评价
- 宋代《唐诗纪事》:”二十字抵得《庄子》一篇”
- 明代杨慎:”『囚』『缚』二字,石破天惊”
- 清代沈德潜:”王绩最见锋芒之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