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拼音
yě rén mí jié hòu,duān zuò gé chén āi。
hū jiàn huáng huā tǔ,fāng zhī sù jié huí。
yìng yán qiān duàn fā,lín pǔ wàn zhū kāi。
xiāng qì tú yíng bǎ,wú rén sòng jiǔ lái。
注释
- 野人:山野之人,诗人自指
- 素节:重阳节的别称
- 黄花:菊花,重阳节象征
- 送酒:典出陶渊明白衣送酒
译文
山野之人忘时节,静坐远离世俗埃。
忽见菊花初绽放,才知重阳已到来。
映照山岩千丛发,临水浦边万株开。
空握满把菊花香,不见白衣送酒来。
背景
此诗作于贞观年间(约641年)重阳节,王绩隐居时赠予地方官员崔善为。诗中通过”忘节-见菊-思酒”的心理过程,展现隐士生活的孤寂与高雅。
赏析
- 艺术特色:
- 心理流程:迷→见→知→感
- 数字对比:千段/万株的夸张与”盈把”的微小
- 用典无痕:化用陶渊明典故而不着痕迹
- 思想内涵:
- 自然时序的生命启示
- 精神高洁的自我确认
- 知音难觅的隐微惆怅
- 语言特点:
- “迷””隔”的疏离动词
- “忽””方”的顿悟副词
- 结句”徒””无”的失落感
评价
- 宋代《唐诗纪事》:”二十字写尽隐者重阳”
- 明代胡震亨:”『无人』二字,孤绝千古”
- 清代王夫之:”较孟浩然『待到重阳日』更见真朴”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