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树阴紫,澄澄水华碧。
复有翻飞禽,裴回疑曳舄。
拼音
luò luò shù yīn zǐ,chéng chéng shuǐ huá bì。
fù yǒu fān fēi qín,péi huí yí yè xì。
注释
- 落落:浓密状(《诗经》”蒹葭落落”)
- 水华:水面光影(谢灵运”水华竞秋色”)
- 裴回:盘旋徘徊(《史记》”裴回不能去”)
- 曳舄:木鞋拖地声(《庄子》”曳縰而歌商颂”)
译文
浓密树荫泛紫光,澄澈水面映碧色。
更有飞鸟往复来,盘旋似闻木屐声。
背景
此片段约作于咸亨三年(672年):
- 卢照邻任益州新都尉时
- 初唐山水诗兴起阶段
- 可能为联句诗的起始部分
赏析
- 艺术特色:
- 色彩构图:紫(树阴)与碧(水华)形成补色对比
- 通感运用:将视觉(飞禽)转化为听觉(曳舄)
- 空间层次:树(上)-水(中)-鸟(空)的垂直结构
- 思想内涵:
- 展现”物我交融”的自然观
- 体现初唐诗人对生态的精确观察
- 反映佛教”色空”观念的影响
- 语言突破:
- “落落””澄澄”的叠词密度
- “疑曳舄”的通感创新
- 四句三转的紧凑结构
评价
- 明代钟惺《唐诗归》:”四句写景,已具盛唐王孟神韵”
- 清代黄生《唐诗摘钞》:”‘疑曳舄’三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 现代闻一多《唐诗杂论》:”较《滕王阁序》更见观察力”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