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大酺歌四首·其一

卢照邻

明君封禅日重光,天子垂衣历数长。
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拼音

míng jūn fēng shàn rì chóng guāng,tiān zǐ chuí yī lì shǔ cháng。
jiǔ zhōu sì hǎi cháng wú shì,wàn suì qiān qiū lè wèi yāng。

注释

  1. 封禅:帝王祭天地大典(《史记·封禅书》)
  2. 垂衣:垂拱而治(《周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3. 历数:天命所归(《尚书》”天之历数在尔躬”)
  4. 未央:未尽(《诗经》”夜如何其?夜未央”)

译文

明君封禅天地重光,垂衣而治国运绵长。
九州四海永无战事,千秋万载欢乐无疆。

背景

此诗作于麟德二年(665年):

  1. 唐高宗与武则天封禅泰山期间
  2. 初唐”颂圣诗”创作高峰期
  3. 卢照邻任邓王府典签时期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架构:从”日重光”到”千秋”的时间跨度
  • 意象组合:封禅(天)-垂衣(人)-九州(地)的天地人三才结构
  • 对仗精工:”九州四海”与”万岁千秋”的时空对偶
  1. 思想内涵:
  • 展现”天人感应”的儒家政治观
  • 表达”王道荡荡”的治国理想
  • 反映初唐盛世的意识形态
  1. 语言突破:
  • “重光”的双关(日光/德光)
  • “常无事”的太平理想
  • “未央”的永恒意味

评价

  1.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初唐应制,此篇最得《雅》《颂》遗音”
  2.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二十八字中含一部《贞观政要》”
  3.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虽为颂体,骨力自健”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