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拼音
fú xiāng rào qū àn,yuán yǐng fù huá chí。
cháng kǒng qiū fēng zǎo,piāo líng jūn bù zhī。
注释
- 浮香:荷花的清香(《楚辞》”芳菲菲兮袭予”)
- 圆影:荷叶的圆形倒影(《洛神赋》”灼若芙蕖出渌波”)
- 华池:精美的池塘(《西京杂记》”太液池中有雕菰紫箨”)
- 飘零:凋谢飘落(《楚辞》”惟草木之零落兮”)
译文
幽香萦绕曲折岸,圆叶倒映华美池。
常恐秋风来得早,凋零飘落君不知。
背景
此诗约作于咸亨二年(671年):
- 卢照邻任益州新都尉时期
- 唐代宫廷”曲江赏荷”风尚盛行时
- 诗人借荷自喻的咏怀之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通感运用:将嗅觉(浮香)与视觉(圆影)交融
- 时空意识:由夏景(荷盛)联想到秋景(飘零)
- 拟人手法:赋予荷花”恐”的情感
- 思想内涵:
- 展现”美人迟暮”的生命焦虑
- 表达”怀才不遇”的士人悲情
- 反映初唐下层文人的生存困境
- 语言突破:
- “绕”字的动态曲线
- “覆”字的覆盖感
- “恐”字的情感张力
评价
- 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四杰咏物,此篇最得风人之旨”
- 明代钟惺《唐诗归》:”‘君不知’三字,说尽千古才士之悲”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二十字中含一部《离骚》”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